媽媽你好囉嗦~~但是謝謝妳


又要來出賣我媽了~~哈哈!
我媽媽也是出了名的
『很會唸』
下班回家也唸 休息也唸
處於一個疲勞的狀態確實是很煩,
但是冷靜下來,
媽媽囉嗦嘮叨也都是很有道理的,
只是時機點不對而已。
怎麼發揮囉嗦的效力呢?
一起來看看吧!!
  80%的媽媽一聽到這一個主題心理都抖了一下吧,尤其當過小孩的各位,一定都會有一個疑問,媽媽怎麼都這麼能唸。有夠囉嗦!!有夠吵的!!念書/上班就夠累了(長大了媽媽還是始終如一),一直念,快煩死了!! 拿我自己媽媽的案例來舉例好了(最近瘋狂出賣她)。
  媽媽的囉嗦有兩種系列
日常生活系列
  當回家累了坐著看電視,
  媽媽就會說:「一回家就坐在這邊休息,準備要吃晚餐了,還不來幫忙把菜端出去,去洗洗手」
  當吃完晚餐的時後,想說:終於可以休息的時候
  媽媽:「作業做完沒,你現在趕快做完之後就可以好好休息拉,先去寫作業!!」
  當開始寫作業,把作業都拿出來做時,
  媽媽:「桌子用的這麼亂!這樣要怎麼寫,東西要排好你才不會找不到。
  終於,完成了所有的東西,心想可以好好地看電視時,媽媽:「兒子啊~這麼晚了,明天上學要早起,趕快去睡覺!!不然沒精神。」
當時心理有想著,「不要想控制我!!!!!」

說道理系列
  休假了~~悠閒地躺在自己家中的時候,這時媽媽又出聲了。
  媽媽:「兒子~自己的房間自己去整理,地板要拖阿!!桌子自己拿抹布擦乾淨啊!東西要移動擦啊~~」
我當然千百個不願意啊~心想:平常這麼辛苦了,好不容易休假了,讓我休息一下不為過吧!!而且掃地不是妳每天負責的任務嗎?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媽媽仿佛都會有超能力般,馬上看透了我的心思,並回我。
  媽媽:「兒子,媽媽會叫你打掃也是為你好,打掃是訓練一種態度,讓你細心以及仔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你要是連掃廁所都能做了,未來還有什麼你是不能做的,媽媽是在訓練你的耐性,也是在培養你的性格……(後面大概還能講10分鐘)」為了不讓我媽講到連道德經都出來了,我終究還是乖乖的拿起掃把及抹布…
  其實事後再想想,媽媽幾乎所有的嘮叨都是為了自己好,而且好像都有她一定的道理存在,而且我也十分的確信,這正一步步的影響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學的時候,有一堂語文課,正好講到了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主要就在講體會父母養育之恩),老師也是為人母親,也講到孩子都會覺得媽媽很煩,然後就問學生是不是也這樣覺得,當問到我的時候,正處於屁孩年紀的我居然就默默的講出:
「媽媽確實很嘮叨,但是仔細想想,真的都會有一些道理在,最主要也都是會為我們好,所以該聽的也還是要聽吧!! 」講完我自己都傻住,怎麼會講出這麼官腔的話,哈哈~但這一些囉嗦確實的一步步的影響著我之後的做事方法以及待人處事的態度。


所以在這邊跟各位家長媽媽說,如果是為了孩子好,就算被孩子說煩、就算老公在旁邊裝好人,也要繼續嘮叨下去,因為真的有用。只是,我們可以換一個方法來讓孩子更能接受妳的好意,所以在這邊提供一些方法,讓媽媽嘮叨之餘也能達到應該達到的教育效果,更不會被孩子所討厭。我們將孩子分類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比較活潑外向的孩子一種是比較心細內斂的孩子,我們針對這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技巧來嘮叨。
 活潑外向型 
  活潑外向型的小孩子會用兩種方式來打發家長的嘮叨。例如媽媽跟他講事情,正當開始要嘮叨的時候,孩子就會直接說「我知道了」
通常這種類型的孩子不會長期把父母的嘮叨放在心裏,聽見父母嘮叨時,也會用自己的方法表達不滿。表達「知道了」,實際上就是「可不可以不要再嘮叨了」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除此之外,活潑外向型的小孩也可能會出現比較急躁的方式來停止父母的嘮叨,也就是在父母嘮叨的當下立即反抗:「哎呀!我不想聽你說這些。」

 嘮叨技巧 
  面對這種類型的孩子,媽媽必須要冷靜的引導孩子講出內心的想法,當孩子有些反抗出現的時候,
媽媽可以回應:「好~那媽媽不說了,但是你要做到媽媽說的。」之後再用柔情攻勢
  「媽媽是想要跟你一起解決問題。」、
  「媽媽其實只是擔心你而已,希望你更好,你這樣說媽媽,媽媽會很難過的。」
  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因為嘮叨而嘮叨,要嘮叨一定要告訴孩子媽媽的想法,不能只是要她做,內容很重要。
 心細內斂型 
  心細內斂型的孩子,聽到父母嘮叨時,通常都會不做任何的動作,不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要叫孩子不要做的事情,他會盡力的不去做,但他不是真正的瞭解到為什麼不要做,而是為了不要被罵而做出的處理方式。但這種不滿以及委曲是會累積的,通常這種類型的孩子爆發都是急而大的。通常會在接近青春期時一舉爆發。因此,內向的孩子當中,一直乖乖聽父母話的善良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常會突然改變。

 嘮叨技巧 
  內向的孩子儘量不要用傳統嘮叨的方式,而是要用溝通的方式來嘮叨,這時候的重點是先聽孩子說什麼內向的孩子心思單純,不過他們的想法大多很深入,只要溫柔的引導對話,他們就會說出內心的想法。所以針對內向的孩子,家長要用比較輕柔的語調以及較溫和的神情來跟小朋友互動,這樣的效果才會比較好。簡單的整理一下想法,其實啰嗦以及嘮叨其實也是溝通的一種,重點就是要多多的跟孩子互動溝通,這樣家長要帶給孩子的教育才能傳遞的到。
  重要的是,不要只是指令要孩子去做,而是要有道理去跟孩子說明解釋,孩子會反抗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多講幾次,他們是一定聽得進去的~也許效果會在10年後才出來,但是這些都是無價的經驗傳授,所以還是繼續吧!!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